冬至,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,過了冬至,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。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: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長之至,故曰:冬至。冬至過後,進入最寒冷的冬季,也是人們常說的“進九”。數九寒天,從冬至算起,每九天算一“九”,以此類推,數九一直數到“九九”八十一天,冬天才結束。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是“三九天”,民間就有“冷在三九,熱在三伏”的說法。
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,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,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著差異,在我國北方地區,每年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,而南方地區有吃湯圓的習俗。
冬至進補。一年當中,春生夏長秋收冬藏,冬至補一補,一年精氣足。道家十分注重冬至養生,認為冬至陽氣初生,消化力強,營養容易吸收,進補不容易上火,能防病治病,又能保健養生,人們順應季節而調整生活的飲食。冬至進補已成為我國傳統的風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