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腫瘤熱療原理?
因為正常細胞比較耐熱(可以耐熱高達47℃),且身體裏邊若達一定溫度(38.5℃),就能通過加速血液循環及排汗來平衡此部位的溫度,所以正常細胞是不會持續升溫而被傷害;若以熱療(暨“深層熱”)讓腫瘤部位達致足夠高溫並且維持一定時間,腫瘤增長將被抑制(因為腫瘤結構問題,在對機體加溫時,由於腫瘤組織自身的組織結構不健全,散熱不暢,使腫瘤組織的溫度較正常組織高出5℃~10℃,而惡性腫瘤細胞對高溫敏感,結果在高溫後腫瘤細胞被抑制或逐漸凋亡,腫瘤細胞膜被破壞,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。);另外,癌細胞在擴散時會分泌一種內皮生長因數(此為用來吸收血液作為營養才能促使自己繁殖更多癌細胞),當腫瘤處溫度達到39.5℃以上,癌細胞就會減緩分泌內皮生長因數,繁殖過程被抑制。腫瘤熱療暨利用“癌細胞不耐熱”的特徵,將熱能局部干擾腫瘤部位從而使癌細胞被熱“殺死”(但正常細胞卻不會被影響)。
(三)熱療愈的優勢
相對放化療,關於“熱療法”對於腫瘤療愈之優勢在於它簡便且無毒副作用,對身體的傷害更小;同時,熱療還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,增加放化療療效;若配合手術及其他手段治療癌症,可以減少腫瘤復發,提高腫瘤患者生存品質,延長生存期。
(四)熱療起源
西方熱療史可以追溯到5,000年前,那時埃及醫生就曾用加溫法治療乳腺腫瘤。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於講:“藥物不能治癒的可用手術治療,手術不可能治的可用熱療治,熱療不能治的就無法治了”。
中國數千年前就已經用藥浴、藥物薰蒸、熱水浴、溫泉浴、艾灸、沙浴、火罐等方法治療疾病。中國古代的醫生用砭石和火來治療疾病,並以此創造了針灸術;《外臺秘要》已記載用千金灸治療瘰鬁的方法,瘰鬁可能是結核或腫瘤,這可能是熱療最古老的記錄。